Saturday, April 08, 2006

《西藏之水救中国》



写《西藏之水救中国》李伶披露大西线内幕
北京青年报:郝洪捷 05/11/22 本报讯 

今天上午10点,《狼烟》的作者李伶的新书《西藏之水救中国》摆上了各大书店的书架。该书首次全面、详尽地披露了大西线工程提出的内幕,通过一系列数据向国内读者介绍了惊人的“再造中国”构想———大西线南水北调战略。在书中,作者提出计划每年从西藏水系中调2000亿吨水沿朔天大运河输往干旱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同时永解黄河水患,在中国北方实现内河航运,是一部具有前瞻性的国情报告

李伶和他的《西藏之水救中国》2006-2-14 中国老年报 由军旅作家李伶连续追踪采访17年写成的长篇报告文学《西藏之水救中国——大西线“再造中国”战略内幕详录》一书,已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是一部具有非凡震憾力的关于一个重大科学发现的忠实报告,它首次全面介绍了一个足以令人注目的“再造中国”的构想——大西线南水北调战略工程从设想到科学的进展历程和曲折内幕。这一战略工程的核心是利用我国众多科学家的重大地理发现,构筑纵贯南北、横接东西的万里大运河,每年从西藏水系调2000多亿立方米清水入黄河,而且是全程自流、移民极少,花钱不多,却能根除中国的水荒、粮荒、电荒,从根本上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中国真正实现富甲天下的“和平崛起”,并协助南亚邻邦消减洪灾,共同发展。

藏水北调究竟是异想天开的“痴人说梦”,还是极为重要的科学发现,赵南起上将在本书的序言中说道:“科学应提倡争论,重在调查。”

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由于对环境的人为性破坏,长期的干旱,全国多数城市面临严重缺水的严峻形势,许多主要城市尤其是东部城市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面临完全断水的威胁。如何解决中华民族缺水这一心腹之患?潜心研究治水方略的民间水利专家、电子工业部离休干部郭开一语惊人:西藏之水救中国!他的治水方案为世人所知,缘于1998年江泽民的一份批示。

郭开写的“大西线引水方案”刊登在人民日报《内部参考》上,被原一机部部长周子健看到后,郑重地向党中央写了封举荐信。1998年4月25日,江泽民就此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对南水北调方案,必须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

南水北调“大西线引水方案”问世之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反应尤为强烈;意见不一。于是,根据中央领导指示,一支由水利部、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铁道部、林业部和西藏、四川、云南的11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央电视台记者组成的一行14人的“大西线南水北调考察队”于1999年5月正式赴藏考察。通过这次考察,考察队员达成了如下共识:一是资源充足。 “五江一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不但水资源丰富,而且流经地人烟稀少,无工业区,水质好,无污染。二是调水路线畅通。大西线“南水北调”构想的核心是“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水从雅鲁藏布江上的朔玛滩坝高程3588米开始往东流,其高程逐渐降低,经输水渠、隧洞和倒虹吸把“五江一河”沟通,可以把水引到四川省境内唐克镇附近的黄河中。三是工程巨大但可以实现。考察队中有关专家认为,就目前我国技术力量、技术水平而言,完全可以胜任。

尽管南水北调“大西线引水方案”至今仍处于论证阶段,但却得到了许多热心者的支持。其中包括一批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也有不少在西藏、四川、青海工作过和战斗过的地方和军队领导。还有不少像郭开这样热心的同志,他们或东奔西走,呼唤社会各界支持;或实地考察,精心论证;或慷慨解囊,捐资尽力。这就是“大西线”奠基者的可贵精神和高尚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李伶从1989年就开始跟踪采访,参与了这一治水方案的一系列实地考察和可行性论证活动,并不断地写了些纪实性文章,发表在报刊上,其中《开发朔天运河 创造济世巨龙——记离休干部郭开和他的大西线调水方案》就刊登在1998年10月9日《中国老年报》上。作为军旅作家,李伶对水利专业并不熟悉。随着采访的深入,他越发感到自己专业知识贫乏。于是,他硬着头皮学习了中外水利史、国内外大江大河的治理史、世界各国的西部开发史以及水文、水利、建筑、爆炸、环保等诸多领域的基本知识。在李伶的诸多著作中,惟有这部《西藏之水救中国》耗时最长,费力最大。在回答什么力量支撑自己17年如一日地投入这部书的创作时,作者毫不犹豫地说:“是作家的良知和责任心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