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5, 2006

Ray



如果你喜欢爵士乐,喜欢记录片,那么《Ray》一定不能错过。从剧本的撰写到影片的筹拍间隔了的近15年之长的惊人时间,却又在Ray辞世的2004年终被搬上屏幕,这又多赋予了影片于深深追忆这一特别意义。

影片《雷》描述了雷·查尔斯音乐生涯最具突破性与代表性的18年(18岁至36岁),在这十八年间,雷凭借上天赋予他别具爆发力的音乐天赋与母亲教于他的自立、坚强与对公平的坚持,开创了他的音乐天地。影片采用了片段式的线性连接,将雷一生的转折点通过两条并行的时间线进行过去与现在交替,代表信念与坚持的童年时间线间断地在他事业转折点回闪,指引他的道路,这也是他的心灵信仰。

惊艳的坚持

每个人都有坚持,但雷·查尔斯坚持的过程与成果却足以另人惊艳。 永远不要让任何事阻止你前进”这雷·查尔斯坚强的动力,也是他对母亲一生承诺的守护,雷七岁失明,作为一个普通人尚且会因失明而生活不便,但作为在音乐上有莫大成就的雷查尔斯是否应有更大的艰难与挫折?我想是有的,但影片不但没有强化他的坚难之路,反而对它进行了弱化,突破的创作却被封杀,因坚守公平而走上更为坚难的路,这些伴随着雷在音乐上的起起落落与他的一生相互交织,让我们看到了雷对音乐、对信念的坚持。影片回闪的童年时间线与水之影像正是雷查尔斯对弟弟乔治之死的愧疚与对母亲的承诺,这些就是他坚持的源头,他就是背负着这些承诺与愧疚,勇往直前的进行他的音乐之路。

救赎后的惊艳一生
“将生命的重心放在精神力量上,这无疑是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它却是你所能面对的最艰苦道路。”这是雷·查尔斯对其一生的感悟,在雷漆黑的世界里,音乐成了他的信念,也是他在坚难的道路上行走的赖已生存下去的唯一信念,他的一生是流浪、漂泊的,流浪本身也正是浪子的本性,堕落、吸毒与滥性是雷的个人阴暗面,也是他偏离道路的主要体现,影片并没有避讳地写实人前。在他世界里,只有音乐,也仅有音乐,性与毒品充当了他的生活调剂。毒品是雷的音乐事业中最大的打击,在雷的心中,戒毒也许反而是最苦的,这段时间他没有了唯一的音乐,也失去了对生活的坚持,但幸好,他寻求到了自我救赎,他终于找到了他的母亲,母亲永远是年轻的,这固然是他只记得年轻的母亲模样,但年轻的母亲何尝不是他心中最清晰的信念呢,母亲的话又成了他的心灵救赎,他又一次坚持的站了起来。他又一次的坚信,不管是不是最坚难的道路,只要不放弃生命,不放弃灵魂,就会找到出路,在这时,或许我们应对这个盲人歌手多一点宽恕之心。   

撞击之后的爆炸

作为一部传记片,作为一个音乐人的传记片,音乐必会成为影片的重要元素,影片结合了爵士乐、摇滚乐、福音音乐、蓝调和西部乡村音乐等多种音乐形式,多种音乐的控索形成,足显雷·查尔斯多样而多彩的伟大音乐生涯,影片没有纯粹的讲述雷·查尔斯的成材之路,却反而通过其不同人生阶段对音乐的探索来对音乐产生不同的撞击,直至爆炸产生新的音乐符号,音乐不仅是雷查尔斯的事业,也是他生命的全部,是他唯一的对美好的坚持。

片中有几段很精彩的对白之一:在Ray双目失明后母亲用她自己的方式让Ray从新面对现实,面对将来的生活。

I'll show you how to do something ONCE.

I'll help you if you mess up TWICE.

but the TIRED timeyou're on your own, cause that's

THE WAY IT IS in the world.

Hotel Rwanda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人类可以有和平吗?

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似乎战争、冲突都是与“民族”这个东西有说不完的渊源。跟一个朋友聊起为什么世界会有这么多的战争和冲突?侃了半天只觉得郁闷。似乎人性对Power 权利、Right 权益、Identity 固有身份、Culture 文化和Resource 资源的需求是冲突的导火线。

Hotal Rwanda 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以前对Rwanda冲突的了解很少,只知道这部落内部残杀。看了后才明白其原因,同时也让我对所谓的国际人道组织有了另一个解释。



剧情简介: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1994年4月6日,一架载着卢旺达胡图族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的座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时罹难。4月7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立即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互相猜疑,从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部族大屠杀,令世界震惊的人间惨剧拉开了帷幕……被胡图族种族主义者控制的广播电台也为大屠杀的行为煽风助阵,他们叫嚣着“让一切郁积的爆发出来吧……在这样一个时刻,鲜血将滚滚而出”,失控的人群在失控的媒体号召下四处搜寻和杀死图西族人,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当一个国家陷入了疯狂,世界也闭上了双眼时,有一个名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唐·奇德尔 饰)的饭店经理却敞开了温暖的怀抱,他经营着当地一家云集着欧洲游客和军界政要的米勒·科林斯饭店,八面玲珑地运用着一切关系尽心地呵护着饭店的顾客们。保罗是胡图族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索菲·奥康尼多 饰)却是图西族的,对他而言,在动荡的时局中,保护他的图西族的亲戚与朋友成为了一生中面临的最大使命与挑战。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无作为和与世界媒体的隔绝使得保罗夫妇二人和在饭店中避难的1268名当地居民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我们一定让全世界都无地自容地去采取应有的行动。”事态越来越严重,百日之内竟有约100万人死于非命,但米勒·科林斯饭店却成为了嗜血荒漠中的一片生命绿洲……

幕后故事:

寻找尘淹的理性作为《因父之名》的编剧和《哈特之战》的导演,特里·乔治一向喜欢在民族矛盾乃至战争的宏大背景下进行探究似的理性思索,两年未有电影新作问世的他一直想拍摄一部以非洲大陆作为叙事主体的影片,最终,特里被有着“非洲辛德勒”美誉的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感人故事打动了心神。为此,特里特意直飞比利时与当事人保罗·卢斯赛伯吉纳会面,口述实录地了解了10年之前的这段惊险往昔。在保罗陈述时,特里竭力按压着蠢蠢欲动的两种相左而又相成的情绪:难抑的兴奋与莫名的恐惧,兴奋的原因是因为当事人自身的经历足以构成胶片叙事的绝佳坯料——惊险、动人,一曲弘扬人性至善的圣歌;恐惧的原因是这本是一段全世界所有电影人都应关注的事件,是一个不得不讲的故事,但却没有人去讲述,大多数世人对此遗憾地一无所知,斯皮尔伯裼昧?0年时间才将《辛德勒的名单》孕育成功,作为叙事者,特里害怕失败,他需要心理乃至情绪上的进一步积淀。

2003年1月,特里·乔治特意前往卢旺达游历,为故事寻找翔实的背景资料,同时也寻找着卢旺达当局乃至世界和平组织都应该扪心自问的问题的答案:为什么百余万生灵会横遭涂炭?为什么现代史上最为迅速的种族清洗惨案会一触即发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在保罗的陪同下,特里实地听取了卢旺达老百姓亲身讲述的悲惨往事。同时,特里还遇到了许多保罗庇护下的幸存者,爱与感激之情在他们的目光中被毫无保留地投向了保罗。最让来自遥远国度的特里感到震惊的是当他参观卢旺达南部马兰比的一处当年的大屠杀现场时的所见,这里原是一所技工学校,当看门人默默地领着他来到了一排低矮的红砖房前,打开了一扇门后,一幅骇人的景象扑面而来:房间里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干尸!干尸,处处是干尸!遗骸们仿佛在低泣,哭诉着人类对同类怎么会有如此深的仇恨!

在整个屠杀事件中充当了卑劣角色的“米勒·科林斯广播电台”也被特里设置在片中,该电台曾在种族屠杀中煽风点火、制造仇恨和暴力气氛,特里希望观众能够借此了解媒体与宣传的力量,无论正义的抑或是暴虐的,它们都能起到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Wednesday, June 14, 2006

民间不是NGO

中国的民间需要一种身份自觉的运动。

我相信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从民间社会到市民社会再到公民社会的一个过程。这种从臣民到市民再到公民的转型与成长过程是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更新的,而它们要具体表现为个人的身份自觉。所以,我们不妨把NGO运动自觉地溶入到这样一个转型与成长的过程中,我个人相信,NGO运动是建设公民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

西方先哲指出,人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动物。因为现代文明认为政治从其本原上来说既是先于政府,同样也高于政府的天赋人权,以及因此而来的民主国家(制度)。西方文明认为,人乃神创,国乃人创,个体的权利是优先于国家权利的。事实上,如果没有最基本的个人权利(天赋人权),就既没有公民(社会),也没有政治(国家)。

被定义为非政府组织的NGO运动是具有基本权利的公民之生活的一部分,非政府的,也就是能够独立于强制性公权的政府组织、有别于政府行为的一种活动,NGO的首要条件就在于个体有基本的个人权利保障,只是与那些以维护公民基本权利(或称天赋人权)的政治组织(主要是政府)的活动,以及个人履行公民对政治制度的责任与义务(比如“参政议政”)等政治活动相比,非政府组织关注的是另外一些层面的东西。这些在公权力(宪政)的活动之外,以及在对宪政的维护活动之外的活动,除了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企业(组织)活动之外,人们都可以把它们定义为非政府(组织)活动。

由于中国历史上没有倡导世俗权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张扬思想自由(理性权利)的启蒙运动,个人的基本权利(所谓的天赋人权)并不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所信仰,因此,自古以来,中国的江山(天下)都是打出来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被反复教育,人民江山是无数革命先烈用最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从其合法性的意义上来说,它们都自称是替天行道之结果,天乃至高无上者也,因此君权神授,君权神圣,拥有江山就拥有一切。君臣如父子,政教乃合一。事实上,中国的政府(政权)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世俗的政权(不能以契约去定性),它们是全能因而是无限的,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在个体没有最基本的权利,也就是个人没有最基本的私人边界的地方,是没有个人可言的,在道能弘人,非人弘道(与孔子所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恰好相反)的地方,只有代表道(以及其它)的君主以及可以细分为君子与小人的众生。用现代的话来说,本来是“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可是,非世俗性的政权却把人乃神创与国乃人创这些东西都颠倒了。个人是否能生存完全变成了一种国家的恩赐,政府有权利把人划分成为“人(民)”与非人(民)。既然政权不是世俗的,而是用暴力替天行道之结果,因此它也不能由世俗的个人去决定、不能由世俗的个人去管理以及监督,更不要说可以去更替它们(除非是改朝换代)。而民享、民治、民有的民主(国家)理念,以及因之而来的宪政、共和、法治思想,这些东西在以官为本位的国家里乃是离经叛道,分庭抗礼的异端之邪说。

所以,在我们国家,有学者认为,在汉语学术界,CIVIL SOCIETY有三个流行的译名,即“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也就是从概念上来说它们什么都是,事实上它们是什么也不是。

简单地说,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基本观念,是倾向于把整个社会看成是一个犹如大家庭的同质性的共同体。其中,身为“天子”的皇帝扮演着天下万民父母的角色,受其委派的地方官吏则是当地百姓的“父母官”。作为一个大家长,皇帝被期待着一视同仁地看顾其“子民”,同样地,地方官也总是被指望着关心民间疾苦和“与民作主”。(梁治平)

自古以来,中国(大陆)的民间(社会)就是官本位的官府(社会)的附庸。在官本位社会里,没有市民与公民,只有臣子与臣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民本,此民本乃民为官家之本钱,而非民乃国家之根本,本钱与本体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此“民本”非彼民本。同样,个人没有基本人权因之根本无法独立于国家的此“民间”而非有基本人权的彼民间。

香港学者曾注意到,最近一二十年以来,东欧各国在争取民主的过程中,纷纷地诉诸“市民社会”这个概念。他们把市民社会这个概念作为他们民主运动的一个理论基础。东欧各国在计划社会的体制之下,社会被政治所扼杀。在这些国家中,政治上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领域中去,因而独立于政治的自主及自发性的社会不再存在。诉诸市民社会这个概念的目的就是要再建立一个独立于政治而具有自主性的社会。只有建立这样一个具有自主性的社会,人们才可能与政治对抗。诉诸市民社会这项行动,不仅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即使在建立了民主政治之后,一个独立于政治而具有自主性的社会仍然应该继续存在下去,只有当一个国家拥有这样一个独立的社会时,泛政治主义,以及由它所引导出来的不民主及不自由才可能被避免。(石元康)

我想,也许并没有人会认为民间就是NGO,但是,鉴于对我们这个没有民间的“民间”的历史与现实普遍缺乏认识这样一种民族文化知识背景的反思,也就是在民间社会、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混杂在一起的特殊汉语语境里,我们有必要强调民间不是NGO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无法否认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那么,没有政治(基本人权)的“民间”不是NGO,也正因此,在从没有政治的臣民到有政治(基本人权)的公民转型的中国民间才需要建设可以与政府(组织)对等(平等)的NGO。如果我们连国家政府都可以建设,我们为何不可以建设自己的生活与人生呢?NGO倡导和追求的只不过是“建设你们自己,而不要焚毁委员会”。

民主之本质或根本乃个人之自主。个人自主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天赋人权。天赋人权是现实政治,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信仰。民间社会、市民社会以及公民社会不仅是一种社会形态,更是一种社会制度。天赋人权既让我们得以实行宪政国家,也让我们得以建设民间生活。中国民间的身份自觉是一个从民族精神到生活形态以及制度建设的一个系统工程,这个过程只是基于人类现代文明常识的运动,这种人类现代文明常识即对个人基本权利的信仰与追求。

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在我们国家,争取自由的斗争曾经聚焦在权力层面而不是创造公民社会。因此它最终导向集中营。”(米奇尼克)所以,在中国民间这个身份自觉的过程中,我祈望同胞们能切记:“目前,我们必须保障的是社群自行发展的自由和能力,而不是国家。”

2005年12月2日晚,北京行旅中 作者:梁泉民间不是NGO——写给《民间》通讯(杂志),本文应天下溪梁晓燕之邀而作